mg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轮盘赌博专家推荐

图片
主题

做好防灾减灾 服务商洛发展

嘉宾

时间

2016-05-31

简介

从2009年起,国务院批准把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商洛市气象局副局长瑚波,和他聊聊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工作。

文字直播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商洛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在进行的“在线访谈”直播节目。我是主持人阳阳。大家都知道,从2009年起,国务院批准把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了商洛市气象局副局长瑚波,和他聊聊气象防灾减灾的相关工作。欢迎您,瑚局长!先和网友们打个招呼!( 05-31 15:01:00 )
[瑚波]主持人好!网友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气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天也很高兴能来到“在线访谈”,和大家谈谈气象防灾减灾相关工作。 ( 05-31 15:01:59 )
[主持人]瑚局长,一说到自然灾害,很多人脑袋里首先都会想到解放军、武警战士、医务工作者这些出现在灾害一线的人,那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都体现在哪里? ( 05-31 15:03:14 )
[瑚波]你问的这个问题我可以从去年8月我市发生的山体滑坡事件中找到答案。
2015年8月12日凌晨零时30分左右,山阳县中村镇碾家沟陕西五洲矿业公司生活区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在本次突发事件抢险救援过程中,我们气象部门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成立山阳中村滑坡事故气象应急服务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及时启动重大突发事件气象保障服务II级应急响应。省、市气象台每天两次天气会商,指导县气象局及时快速开展应急气象保障;市、县气象业务员成立联合应急服务小组,24小时现场开展气象应急服务。同时,市气象局在灾害现场设立气象应急服务点和应急保障服务站,现场制作气象信息、雨情信息。实现与应急灾害救援指挥部“面对面”直接服务。我们还在距事发地点400米左右选址安装六要素自动站,为开展精细化预报服务工作奠定基础。现场技术保障小组为救援指挥部提供及时、准确的雨量信息和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市气象台根据天气预测情况滚动制作专题天气预报,对未来天气趋势进行预报。我们通过气象预警电话和手机APP“商洛气象通”开辟专栏,实时发布“山阳中村天气预报”,实现随时通过掌上终端查看最新专题气象服务。
我们的气象应急服务保障在这个事情中就完整的展现了出来,通过我们的气象监测预报,为灾害现场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气象信息,为救援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最有效的数据和最有力的保障。
( 05-31 15:04:47 )
[主持人]这样看来我们气象部门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气象数据的监测、获取和预报。我看到有新闻报道说今年是百年以来最强的“厄尔尼诺”年,也是20世纪有气象观测以来最强的。在“温室效应”普遍增强的背景下,加上这次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商洛今年的防汛抗旱形势会很严峻,我市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任务也会更加艰巨。 ( 05-31 15:05:52 )
[瑚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简单介绍下商洛市的情况,商洛从气候带上分析,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地形、地貌、构造复杂,山地起伏落差大,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山地立体气候和局地小气候明显,区内秋季多雨,春冬易干旱,夏季暴雨频繁。有“雨涝收山,干旱收川”之说
下来我再介绍下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音译,又称“圣婴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全球气候异常。那么今年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和省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年我国的气候年景总体偏差,降水偏多,涝重于旱,同时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西北地区东部发生夏旱的概率比较大,省气候中心的预测就是陕南主要是以涝为主,涝重于旱,极有可能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中省分析我市防汛的形势非常严峻,区内可能有一到三次的暴雨天气过程,并且有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
( 05-31 15:06:32 )
[主持人]瑚局长介绍的非常详细,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的地区自然灾害发生得都比较频繁,商洛主要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 05-31 15:07:15 )
[瑚波]由于季风性气候具有不稳定特性,加上70年代后期全球气候逐步变暖等诸多因素,造成我市灾害频繁,常发生干旱、暴雨、冰雹、连阴雨、霜冻、寒潮等气象灾害。
商洛危害较大的主要是干旱,位列各类灾害之首,占总灾害比重的29.6%,其次是连阴雨,占总灾害比重的24.5%。位居第二位是暴雨和冰雹,大约占总灾害比重的17%和20%。第三位是寒潮、霜冻,只占总灾害比重的3.6%和5.0%。由于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交替危害给经济作物生长发育带来严重损害。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约占自然灾害的70﹪以上,有的年份高达80﹪~90﹪。另外气象灾害又是其它自然灾害源,因为它可以导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还会引起交通事故、森林火灾、以及经济作物的病虫害等。
( 05-31 15:09:06 )
[主持人]我们气象部门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是如何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的呢? ( 05-31 15:09:17 )
[瑚波]首先是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2011年起市、县均成立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指挥部,并在部分重大气象灾害易发区所在中心镇建立县区级指挥部分支机构,构建起市、县、镇气象灾害三级决策指挥机构,解决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播和防御指挥“瓶颈”问题。全面开展乡镇防御规划、应急预案、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建立了信息员队伍培训、考核和激励等管理办法,开展气象信息工作站站长和气象信息员培训,提升乡镇气象工作站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已建成村级气象工作站710个、省级农业园区气象信息服务站4个。建成2765人的气象信息员队伍,142人的气象协理员队伍,行政村覆盖率100%。各县区政府均将气象为农服务纳入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公共财政投入渠道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其次是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建设。目前,商洛人影作业主要是指人工防雹和人工增雨,手段主要是采用三七高炮和WR-1B型火箭将装有催化剂(碘化银)的人雨弹和火箭弹发射到一定高空进行人工防雹和增雨(雪)作业。平均每年组织防雹作业20多次,增雨作业10多次。现在的“商洛市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成立于1995年6月7日,以主管市长为组长,以军分区参谋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气象局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行政上直接接受市委市政府领导,业务上受省人影办指导。市人影办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统一组织、管理、安排、部署全市人影工作。
我们的装备情况是这样的:全市目前拥有32门“三七”高炮和23套固定和移动式WE-1B型防雷增雨火箭,每年平均开展增雨、雪作业15次,防雹作业20次,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高效益经济作物和粮食主产区并有一定规模和作业水平的人影体系,分布在全市40多个乡镇,防灾减灾效益显著。在金凤山上建成了用于天气监测和作业指挥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市、县区建成了人影作业指挥业务平台,培训了由180多人组成的人影管理、指挥、作业和设备年检人员队伍,商洛人影事业目前已具有了一定的作业规模和水平。
第三是防雷减灾服务。我们目前做的防雷电减灾服务主要包括对全市的建筑物、构筑物、计算机场所信息系统、易燃易爆场所,还有其他设施安装的防雷电装置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图纸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工作,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雷击风险的评估,对进入本行政区域的防雷电产品、防雷电材料进行质量监督与管理等。
最后,是“直通式”的气象为农服务。全市建成了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风险评估数据库,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农作物实景监测站,高清视频会商系统,气象灾害应急保障系统等。聘请市农业、林业、蔬菜、中医药及商洛学院等十多个涉农单位的专家成立直通式气象服务专家联盟,在关键农事季节和灾害性天气过程前后,组织涉农专家联盟召开会议,联合开展作物生育期农情与灾情调查,进行定期、不定期会商,制定生产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建立了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组成的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联合农业部门向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开展需求调查,确定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标准,及时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无偿提供农业气象监测、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以及农用天气预报等信息,强化面向基层重点对象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直通式”气象服务。目前全市7个县(区)已与853个种植大户,12个农机大户,497个农民合作社,33个农业企业,857个家庭农场建立直通式服务机制,有力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效益。
( 05-31 15:11:29 )
[主持人]您刚说到了人工增雨。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全市的降雨普遍偏少,旱情已经显现。而从前一段时间开始,降雨又多了起来,这是不是人工降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进行人工降雨? ( 05-31 15:12:48 )
[瑚波]我市十年九旱,特别是在每年春耕春播期间和遇到严重干旱年份时,一旦遇到适宜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过程,市人影指挥中心都会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根据雷达回波信息和天气预报结论及时向各县区人影办下发人影作业指令,积极组织全市高炮火箭作业点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今年以来,共组织七县区人影办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14次,发射人雨弹2200发、火箭弹160枚。特别是在3-4月份春耕春播期间开展的几次人工增雨作业,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影响共同作用下,全市多次普将小到中雨,有效缓解了当时旱情。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流程是这样的,市人影指挥中心根据天气预报结论、雷达回波信息、卫星云图和省人影指挥中心指导产品等预报预警系统和天气探测系统获取适宜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信息并确定云层性质,再向各县区人影作业指挥员下发人影作业预警和作业指令,由各县区人影办组织所辖高炮火箭作业点及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后要及时上报作业信息和进行作业效益评估。
( 05-31 15:13:24 )
[主持人]其实在夏季,只要是有下雨的情况发生一般都会有雷电,现在咱们已经是夏季了,并且是雷电的多发季节,商洛也是雷电多发地,雷雨季节应从哪些方面避免雷电灾害的发生? ( 05-31 15:14:04 )
[瑚波]首先是要有自我防护意识。当雷雨来临或已经开始打雷闪电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有的危险,并采取适当的方法避免危害的发生。
保护好家电:雷雨时,室内开灯应避免站在灯头线下;当雷电交加时,不要开收音机、电视机,室外天线要有接地线或拔掉外接天线,家用电脑等电子设备也尽量不要使用。
保护好自我: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时,不能停留在楼(屋)顶,房屋门窗要关闭好,有条件者,门窗可装金属网罩(网眼不大于4平方厘米),以防球形闪电入室。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雷击时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不宜使用淋浴器;更应远离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
在建筑物的外面时,不宜进入在开阔地面上或较高突出点处又没有防雷设施的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不宜躲在大树下;千万不要在孤立的电杆、房檐、树木、烟囱下避雨;不要在旷野中打雨伞等金属物;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不宜把羽毛球拍等金属物扛在肩上;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不要随便在楼顶或屋顶设置金属天线,包括晒衣铁线。
三是要有完善的防护措施。包括对直击雷、球形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入侵几个方面的防护。
( 05-31 15:15:36 )

[主持人]感谢胡局长,胡局长介绍的非常详细。提示咱们广大网友在下雨天出门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胡局长,
我们商洛市区金凤山上的多普勒雷达主要作用是什么?在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方面能做什么?

( 05-31 15:16:21 )
[瑚波]可能大家对金凤山上的天气雷达这个圆球形的建筑比较感兴趣,这个就是我们商洛市建设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这是2009年年底在金凤山开工建设,于2012年5月塔楼建设完成、于2012年7月雷达设备安装并调试完成,并于2012年7月23日,按照省气象局的要求正式开展雷达观测业务,雷达观测资料和雷达产品正常传到国家和省市相关单位,从开展业务到目前,雷达实现24小时不间断观测并且运行稳定良好,为我市做好气象服务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是对强对流天气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主要工具之一,我市的普勒天气雷达属于C波段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有效检测距离为300公里,监测范围覆盖我市所有行政区域,能够对我市的冰雹、大风、气旋和暴雨等重要天气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并对降水量进行评估,大大提升了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 05-31 15:17:18 )
[主持人]说到气象服务,我一下就想到了天气预报。有位叫“快乐小草”的网友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商洛每天的天气预报是怎样产生的? ( 05-31 15:17:36 )
[瑚波]首先是各种气象资料的收集。每日同一时间,各地气象站的地面常规观测提供了温、压、湿、风等气象信息,高空探测网也将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变化信息传递回来,再加上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收集到的资料,它们被电传到气象台服务器上,作为天气预报员制作预报的“原材料”。
其次是制作天气图。人们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和符号把收到的同一时间各地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一张图上,这种图就叫天气图。天气图就好像医生给病人拍的X光片,它反映出各地天气情况。经过特殊训练的预报员对天气图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一些卫星云图资料、雷达回波资料等,可以初步了解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
第三是分析天气图。天气预报员通过分析天气图,运用一些气象学理论和预报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再结合我国天气、气候特征对天气形势进行分析。首先是做出天气形势预报,如24小时内是否会有降水,然后在此基础上过渡到具体天气预报,如降水的地点及多少。
第四是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根据大气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的方程组,预报未来天气,这种方法被称为数值天气预报。它已逐渐成为天气预报的基础。国家气象中心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巨型计算机,运用这种计算能力为每秒数千亿次的计算机,未来天气很快就被“算”出来。
第五是进行天气会商。天气预报的方法很多,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这么多方法做出来的预报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根据最新资料进行“会诊”。天气会商就是让各种意见充分发表,互相启发,达成一致,做出最后的天气预报结论。
最后是制作电视节目。天气预报结论做出后,怎样让社会各界了解呢?在国家气象中心有个影视制作中心,每天准时完成天气预报节目的制作。预报结论被改写得通俗易懂后,由气象小姐、先生们向观众述说,同时还配有各种天气符号及生动的天气情况画面。这就是我们从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节目了。
( 05-31 15:19:50 )
[主持人]胡局长介绍的非常详细,相信我们网友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胡局长,我们有事会遇到天气预报不准的现象,那么这个原因是在哪里,那如何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呢?
( 05-31 15:20:52 )
[瑚波]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因为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这里面我想讲这么几层意思,一个就是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群众的理解与气象业务上的标准有差异,比如说在一个区域上下雨可能在隔一条马路的位置上没有下雨,没有下雨的地方的群众可能就认为预报下雨的天气预报不准,但在气象业务上判定预报准不准有相应的站点比例要求,在一个大区域的多个观测点中,如果下雨的站点达到一定比例,在气象业务上就算准确预报。
mg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轮盘赌博专家推荐:天气预报为什么不准的原因,客观因素有这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现代气象学科毕竟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尽管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就有了气象观测方面的记录,但建立在现在科学技术上的天气预报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对于世界上通用的数值预报方法来说,我国从1955年才开始探索研究,1969年才开始正式发布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不可能做到预报率很准确,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第二个就是大气运动的规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到目前为止人类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仍然有限,我们还不能完全真实模拟大气演变,能做到近似的无限接近真实的对其模拟,因此避免不来产生误差。第三个就是我们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我们现在天气预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第四个就是预报是否准确还受到观测手段的限制,卫星雷达的诞生相当于给预报员安上“千里眼”,台风的动向就逃脱不了人类的眼睛,几百公里内的突发强降雨已经不再是预报上的“顽症”了,但其实这些高科技的技术手段也是有软肋的,比如说极轨气象卫星离地球较近,分辨率较高,但是它不可能目不转睛观测特定区域,当它在运动中没有看到这个区域,就产生一个盲区,所以就发生漏报的现象。
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外,天气预报的不准确还与很多主观原因有关系,一个从预报员的角度来讲,预报工作受到技术水平、预报经验的制约,除此之外,预报员背负的责任太重,压力太大,很难做到轻松上阵安心工作,其实预报员是这个世界上最愿意说真话的人,没有人比预报员更迫切的希望预报能百发百中、说一不二,这是他的职责也是他的义务,是体现社会价值和职业操守的平台,因此一旦出现失误,领导的批评,舆论的影响,公众的指责,自身的愧疚也常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这种心理阴影也很难抹去。所以说预报员自身水平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预报准确率。从公众的角度讲,预报的不准确与群众的期望值过高和选择性记忆有关系,这个就是我开头说的在不同的区域降雨会有不同,在大众的生活中,天气预报对于穿衣、出行、旅游等日常事宜的意义,不仅是参考甚至上升到依赖,因此大众对天气预报报以极高的预期,同时认为气象部门吃的就是这碗饭,没有理由不给大家一个准确权威的结果,所以当预报准确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是正常的、理所当然的,当预报不准确的时候,大家就认为这个天气预报不准。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公众理解的偏差,科普宣传的不到位,比如在气象监测中一个监测站的数据要代表一片区域的情况,因此在预报中,观测到某一站点有雨,就可以预报这一站点代表这片区域有雨,但这片区域的天气情况显然不可能是一摸一样的,所以说呢“东边日出西边雨”尽管隔着一条马路天气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说气象部门在这一块确实有些冤,因为我们显然不能在每一条马路,每一个街区都设置观测站。
总而言之,天气预报是有局限性的科学,它可以无限接近完美,但永远不能做到百分之一百的准确,预报员提供的是一种概率较高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他们毕竟是人也不是神,预报准确了固然皆大欢喜,预报不准确也不必大惊小怪、夸大其词。愿社会大众能对我们的预报工作有一种宽容和理解,这样也更利于工作的开展
还有一个问题mg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轮盘赌博专家推荐:天气预报准确性的问题,我想简单说一下,当然随着科技进步,天气预报也越来越准确,但是这里面也受制于我说的各种各样的因素,所以说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气象站点的建设,气象站建设的越密它的精度越高,我们预报的准确率也是越高,第二是我们要运用好数值天气预报的这个产品,数值天气预报是根据大气实际情况,在一定的初值和边值条件下,通过大型计算机作数值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把数值天气预报作为制作日常天气预报的主要方法,我们国家也在开发利用数值气象预报的技术。第三是人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不断的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引进急需的人才,通过培养造就一些业务方面的带头人,同时根据需要引进一些高精尖的技术人才,来提高我们的准确率。当然最后我想再说的是要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对一些重要天气现象的分析来提高我们对复杂天气的预测。总而言之,一句话天气预报的准确还得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们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 05-31 15:23:28 )
[主持人]好的,感谢胡局长。通过您的解答,我们可以了解到气象部门在工作也是不断的精益求精,那么咱们除了天气预报,我们的气象服务还有哪些? ( 05-31 15:24:58 )

[瑚波]我们的气象服务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公众气象服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12121电话、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媒体每天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灾害性预警等气象信息。 决策气象服务:制作《气象信息》、《气象决策服务参考》、《商洛气候与农情》、《三夏气象服务专报》、《农用天气预报》、《人影简报》、《上周天气回顾与本周天气展望》等服务专刊,为各级政府领导、政府的各级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提供重要决策信息。
专业气象服务:向各种专业气象服务用户量身定制专业的经过加工的气象服务信息。向水电站的电力生产、电力调度,露天作业的企业的生产安排等,都需要我们针对不同用户,制作不同的服务信息。
专项气象服务:围绕商洛农业“粮、畜、药、果、农”等支柱产业,开展制作有针对性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 05-31 15:25:20 )
[主持人]有农民朋友说:夏收就好像“虎口夺食”,这说明了天气对夏收的影响很大。我们市有的地方已经陆续进入夏忙时节,气象部门在“三农”气象服务方面都做了哪些有针对性的工作? ( 05-31 15:26:42 )
[瑚波]在“三农”气象服务方面我们建成了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风险评估数据库,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农作物实景监测站,高清视频会商系统,气象灾害应急保障系统等。聘请市农业、林业、蔬菜、中医药及商洛学院等十多个涉农单位的专家成立直通式气象服务专家联盟,在关键农事季节和灾害性天气过程前后,组织涉农专家联盟召开会议,联合开展作物生育期农情与灾情调查,进行定期、不定期会商,制定生产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建立了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组成的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联合农业部门向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开展需求调查,确定服务内容,规范服务标准,及时向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无偿提供农业气象监测、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以及农用天气预报等信息,强化面向基层重点对象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直通式”气象服务。目前全市7个县(区)已与853个种植大户,12个农机大户,497个农民合作社,33个农业企业,857个家庭农场建立直通式服务机制,有力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效益。依靠商洛市气象局火车头计划,开发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健全作物适生和灾害指标库,提高服务针对性。丹凤竹林关镇和商镇荣获全省6个首批通过国家局认证第一批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县和乡镇称号,全市有8个乡镇通过了省局和省农业厅联合组织开展的第一批37个省级标准化气象为农服务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办)申报认定。 ( 05-31 15:28:33 )
[主持人]节目最后,瑚局长还有什么想和我们网友说的?( 05-31 15:30:56 )
[瑚波]今天通过和大家聊气象防灾减灾和一些气象知识,让mg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轮盘赌博专家推荐:的人对气象部门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我们来说这不但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也让我们更加详细地了解到了群众对气象工作的所需所盼。我们将认真总结、不断改进,为大家提供更准确、更及时、更丰富的气象服务。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气象工作、支持气象工作。谢谢! ( 05-31 15:31:18 )
[主持人]非常感谢瑚局长来到访谈室和我们进行交流。也感谢广大网友的收看和参与,今天的访谈就是这些,再见! ( 05-31 15:32:49 )
[瑚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