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陕西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截至2017年年底,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90个,贫困人口1.6万户4.7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9.1%。为了如期实现全县整体脱贫“摘帽”目标,镇安县针对贫困家庭状况千差万别、致贫原因多重叠加、帮扶措施不够精准等实际,探索推行“户分三类、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将贫困户据实划分为“有劳动能力户”“弱劳动能力户”“无劳动能力户”,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到人到项目,摸索出一条具有镇安特色的精准脱贫新路径。
精准识别 “户分三类”
“目前我们已经摸清了全村贫困人口的‘底子’,驻村干部的帮扶思路也更清晰了,对贫困人口实施的脱贫举措也更精准了。”8月30日,mg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轮盘赌博专家推荐回龙镇万寿村第一书记马云琦感慨地说。
今年以来,万寿村严格按照mg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轮盘赌博专家推荐“户分三类、精准帮扶”工作要求,据实分类,综合研判,将全村识别出的贫困户135户373人再次细化分类,其中“有劳动能力户”46户129人,“弱劳动能力户”55户202人,“无劳动能力户”34户42人。
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识别是关键。mg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轮盘赌博专家推荐在保持现有贫困户数据库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今年逐户逐人对贫困户基本信息进行了再核实、再补正,并根据贫困户的家庭现状、致贫原因、发展潜能、变化趋势等,明确具体标准,集中系统研判,把贫困户划分为“有劳动能力户”“弱劳动能力户”“无劳动能力户”三类。
所谓“有劳动能力户”,即家庭成员身体基本健康、劳动力相对充足、有稳定脱贫产业的贫困户。对照贫困户脱贫的五条标准,把已经达标的确定为“放心户”;一项以上没有达标的确定为“缺项户”。全县目前共确定“有劳动能力户”7914户,占贫困户总户数的48.2%,其中“放心户”5406户、“缺项户”2508户。所谓“无劳动能力户”,即家庭成员全部因病、因残、因年龄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无劳动能力户”中,把达到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确定为“特困供养户”;不够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确定为“兜底低保户”。全县共确定“无劳动能力户”4691户,占贫困户总户数的28.5%,其中“特困供养户”3490户、“兜底低保户”1201户。
因户因人 精准施策
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是实施“户分三类、精准帮扶”工作的目的。镇安县根据贫困户划分的三种类型,对照脱贫退出标准,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逐户逐人制定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户”,镇安县重点实施了产业帮扶,全县目前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63亿元,集中流转土地、建设产业基地7.1万亩。对“弱劳动能力户”,镇安县重点实施就业帮扶,全县共设立公益岗位979个,扶贫工厂(车间)安排贫困户就业2900余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吸纳就业4200余人。对“无劳动能力户”,镇安县重点实施政策帮扶,不折不扣落实兜底政策,解决好“特困供养户”“兜底低保户”的安全饮水、安全住房和生活用电问题,确保其按期达标脱贫。
精准派人 强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