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降雨偏多,冬季气温偏高,小麦长势良好。目前我县低热区小麦已进入拔节期,其余大部分麦田处于返青期,随着近期降雨和气温回升,小麦病虫害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3月28日,我县小麦主要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2.28万亩。
一、发生概况
1.小麦条锈病:在青铜关镇青梅村发生,发生面积0.03万亩。截至目前有发病中心4个,分别为0.8㎡、1㎡、2.2㎡,3.5㎡,中心内病叶数分别19张、26张、32张、42张,病叶严重度10-50%,另有单片病叶85张。目前条锈病我县的青铜一个镇发生,其它各镇尚未发生。与去年相比,条锈病始见期比去年推迟8天。
2.白粉病:在青铜、高峰、永乐等镇零星发生,发生面积0.05万亩。目前白粉病发生在小麦的基部叶片和叶鞘上,病株率0.5%,病叶率0.3%。
3.小麦红蜘蛛:在高峰、青铜、达仁、柴坪、米粮等低热区、中温区普遍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平均每尺单行虫量45头,在高峰、青铜等下湿地最高每尺单行虫量165头。
4.蚜虫:在柴坪、青铜、达仁、高峰等低热区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小麦蚜虫中等发生,平均百株蚜量65头,在青铜关、高峰镇的个别田块最高单株68头。
二、防治措施
依据调查结果,小麦条锈病在我县已发生,根据“发生一点,防治一片”的原则,县农技中心立即用戊唑醇等农药对发病中心进行了封锁,对发病田块及周边麦田进行了防治,兼防小麦白粉病;对小麦红蜘蛛、蚜虫早发生的高峰、青铜、米粮、大坪等镇送去足够的防治用药,同时,利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加大了流动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的认识,组织技术人员赴重点区域开展了田间技术指导工作,发放《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明白纸》1000余份,促进小麦稳产,保障粮食安全。
三、防治方法
1.蚜虫:每亩用10%吡虫啉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0克,对水30公斤喷雾。
2.条锈病和白粉病: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戊唑醇20克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雨水的增多,将会加剧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mg老虎机_老虎机游戏-轮盘赌博专家推荐农技中心提醒广大群众抓住当前麦田管理时机,及时开展以防治小麦蚜虫、红蜘蛛为主的春防工作,降低病虫危害,条锈病按照“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原则,及时对已发病的田块进行挑治。为夺取我县夏粮丰收奠定良好基础。
小麦条锈病
小麦白粉病
小麦蚜虫